“只要扫一扫,就有礼物赠送。”前不久,山东人李女士的父亲为领取一盒鸡蛋,扫码成为当地一家新开业小超市的会员,后被拉入一个数百人的社交群,群主声称群里会不定期免费发放各种礼品。直到有一天,父亲花1000元购买了6袋酸奶粉回家,还乐呵呵地称这款产品有“增强免疫力”奇效,李女士这才意识到,父亲陷入了扫码骗局。和父亲沟通后,李女士发现,老人沉迷扫码已有一段时日,有时是扫码领礼物,有时是扫码做任务领红包,甚至还扫码做过刷单,家里多出来的纸巾、抽纸盒、面条等都是父亲扫码领回来的。“老人总以为能通过扫码占点小便宜,殊不知背后暗藏了各种风险。”李女士吐槽说。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不少老年人身上。他们沉迷于扫码,却缺乏对二维码背后风险的认知,导致被骗,比如有人在公园锻炼时容易被“免费领礼品”的吆喝声吸引,扫码时信息泄露导致银行卡被盗刷;有人看到“创业者”以小额红包为诱饵推广二维码,兴冲冲扫码却被对方盗走社交账号密码,批量发送涉诈短信;还有人沉迷于扫码做刷单任务,结果发现是骗局。受访专家提醒,数字信息时代,一些老年人很容易沉迷网络,因缺乏判断能力而导致权益受损。因此,老年人一定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关注了解二维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因为蝇头小利上当受骗。遇到个人信息泄露时,第一时间通过解绑、冻结等方式止损,同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贪小便宜沉迷扫码个人信息容易泄露天津人刘先生的父亲今年70岁,热衷于扫码领东西,平时在楼下听邻居说哪里可以扫码领东西,立刻动身前去,且大多时候都是叫上同龄人三五成群地前往。“只要看到‘扫一扫领礼物’,父亲就走不动道了。现在家里堆了不少鸡蛋、饮料和卫生纸,都是父亲在小区或者大街上扫码领回来的。我提醒他很多次,不要随便扫码,他就是不听,看到别人宣传扫码领礼物就要去,幸亏至今还没有上过当受过骗。”刘先生说。李女士的父亲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其父亲扫码的那家超市平常只售卖面粉、面条、鸡蛋等商品,隔三岔五会给邻近的老年人免费发放鸡蛋、小推车等。突然有一天,超市工作人员向老年人发放酸奶粉和酸奶机,声称这是某品牌厂家的免费促销活动。为了增加互动,对方不定期在群里发放小额红包,鼓励老年人分享自制酸奶的照片和视频。过了一些时日,群主称有线下保健讲座可以免费听,并且只要听课就有礼品赠送。李女士的父亲和一些群友不明就里,每天早上6点半就赶去听课,中午12点回家。“讲座内容都和酸奶粉相关,对方声称酸奶粉具有改善肠胃、调节胃酸、增强免疫力等奇效,鼓励到场的老年人购买,还称买得越多送得越多,赠品包括活络油、维生素C片、沙琪玛、饼干、椰子油、牙膏、香皂等。”李女士说,父亲等人听了一段时间的讲座后,对酸奶粉的神奇功效深信不疑,听到购买还有礼品,便纷纷掏钱买单。发现父亲被骗后,李女士去核查这家超市的情况,发现对方宣称“在全国有30多家分店”是假的。等到她想上门讨说法时,超市已经人去楼空,社交群也被解散了。可被骗后,李女士的父亲并没有吸取教训,后续看到有人以“扫码做任务领红包”为噱头进行推广时,还是接着扫码,每天拿着手机做任务,结果非但没有领到红包,反而搭进去了不少钱。记者采访发现,还有一些老年人因为扫码领取礼物,导致社交账号泄露,差点酿成大错。河北人苏女士有一天浏览短视频平台时,意外发现母亲的账号发布了一条不雅视频,她赶忙用母亲的手机查看个人主页,发现登录IP地址显示为浙江,头像也换成了陌生人照片,私信里面已有不少不雅内容。原来,母亲前几日遇到一个“地推”活动(在线下进行推广活动),对方声称扫码就能免费领取鸡蛋,母亲扫码后发现注册过程十分繁琐,干脆把手机交给“工作人员”帮忙操作。其间,对方以填写信息为由,索要了她的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信息。在“工作人员”操作结束后,苏女士的母亲拿着鸡蛋满意地离开了。殊不知这一番操作后,其社交账号已被对方偷偷登录,并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苏女士赶紧修改了母亲手机里所有账号的密码,移除了所有非本人登录设备,及时止损。“我平常也经常扫码,没有遇到过问题,谁知道这次竟然险些出了大事。”母亲得知真相后后悔莫及,称以后再也不会贪图便宜随便扫码了。扫码入群购买课程埋头刷单落入骗局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还有一些老年人因沉迷于扫码,落入刷单陷阱。来自江苏的张女士今年65岁,平日除了照看孙子没有其他事情,空闲时喜欢在短视频平台扫码做任务领红包。前段时间浏览某社交平台时,她看到一则兼职广告,便扫码添加对方为好友。对方声称“权威正规平台购物刷单,大额返利有保障”,张女士信以为真,拿着手机认真看完了对方发来的所谓刷单教程。随后,张女士按照对方要求开通某平台信用支付,并在某购物平台向一个手机号充值话费50元。充值完成后,对方称张女士操作错误,与其开启屏幕共享,“手把手”教学让张女士再次分批购买了2990元的充值卡。购买完成后,张女士发现其购买的充值卡已被对方使用,找对方询问却没有得到回复。张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遂报警。退休在家的河北人王女士平常喜欢拍视频,时不时会剪辑一些短视频上传至网上。为了提高自己的剪辑水平,她只要看到免费的教程便扫码学习。一天,她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则广告,宣称“只需在家操作手机,剪辑视频的收入就能超过你的主业。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新兴的赚钱职业——手机视频剪辑。这个平台刚推出,知道的人不多,现在加入,今年你的钱包一定能鼓起来。扫码加入群,我会手把手教你如何操作……”王女士心动了,主动扫码进了群。入群后,群主给所有成员“免费”上了5天培训课,课程内容主要是“成功学”——“退休的人、在家闲着的人更应该去赚钱”“利用空闲时间赚钱”“其他人已经成功带货,实现了粉丝变现,你还好意思闲着吗”……被“洗脑”5天后,王女士天天拿着手机研究做短视频,最后为了提高剪辑技能,在群里花2880元买了一套视频剪辑课程。“其实就是20多条短视频的教学,内容就是加一些旋转类的特效,类似于做PPT,内容简单老套。这些教学视频的知识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到。”王女士介绍,每个视频链接下面都配有激励性文案,比如“自古成功在尝试,不尝试永远不会成功,成功的一半就是勇气,大胆尝试,往往更能成功”等。学完这些视频后,群主声称,想要学习更高级的技能,需要重新交学费报名并购买一款售价499元的××工坊软件。意识到被骗后,王女士联系对方申请退课退款,却被告知“教学进度条已经拉完,代表你已经学完了,无法退款”。记者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检索发现,像王女士这样被赚钱课程诱骗扫码的老年人不在少数,有人被忽悠购买了很多高阶、进阶课程,花费1万多元,却并未实现对方宣称的打造个人IP、赚钱变现等效果。有投诉者介绍,扫码入群后,其被群主忽悠购买了一套视频剪辑课程,对方承诺没有任何隐性消费、可以随时退款,可课程开始不到一周,其被要求额外支付400多元购买AI软件,不买就不能继续后面的课程学习。加大违法打击力度提升判断防范能力“这是当前数字化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值得重视的数字鸿沟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许光建说,部分老年人对数字社会的发展还不适应,对网络消费领域的实际情况不是很熟悉,看到扫二维码有利可图,就容易沉迷,最后成为不法分子的坑骗对象。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旭亮认为,一些老年人生活比较节俭,爱贪图便宜,加上风险防范意识较弱且具有从众心理,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常见的扫码骗局类型多样,有网络谣言、虚假广告、网络诈骗、低俗色情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认知较弱等特点,诈骗手段花样百出,很多老年人直至遭受重大实际损失才发现上当受骗。有业内人士介绍,“地推”引流目前正成为一些不法分子坑骗老年人的主要渠道,常见形式有三种:在街边以“扫码送礼”的形式吸引老年人,只要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能得到一个小礼品,实则是为诈骗活动提供帮助;以店铺新开业为由,用红包做诱饵,甚至主动帮忙操作手机,其目的是利用群众手机号注册社交账号或发送涉诈短信;伪造代理公文,称为群众开通电子政务服务,但实际上是为诈骗活动提供帮助。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周旭亮建议,建立健全老年人权益保护机构,设置专门的法律援助中心,畅通维权渠道等。家人要多与老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社会的各种经验,提升老人的判断能力。“从社会防范角度,除了公安部门日常展开的专项打击行动外,还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安装防骗软件及时拦截可疑来电,过滤垃圾短信息。同时普及网络基础知识,提升老年人对新技术的适应水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周旭亮说。许光建提出,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网络诈骗行为和违法人员的打击处罚力度。消费者协会和城乡社区基层组织要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为老年人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当老年人已经陷入扫码骗局时,他们又该如何采取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周旭亮的建议是,要及时与家人沟通,切不可出于羞愧错过维权最佳时机;要固定好证据,比如聊天页面、广告界面、支付凭证截图保存;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或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线索,寻求帮助,必要时可通过诉讼渠道维权。 |